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成果登记公示信息

发布时间:2021-03-11
  成果名称: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
  登记日期:2020-07-01
  完成单位: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完成人员:张春兰,胡慧建,张亮,胡炽海,覃何贵
  研究起止日期:2018-09-06至2019-08-30
  主要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社会经济目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
  评价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2020-06-10
  成果简介: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广东省科技技术厅 背景: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工业发展,污染加剧、环境日趋恶化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挽救濒危物种,保护受胁动物,需要掌握野生动物生活环境、食性、繁殖规律及与其他生物关系等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种类及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许多是我国的特有动物或珍贵动物,更有珍稀濒危动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需要首先调查研究摸清动物资源的情况,这在我国尚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基础性工作。 东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粤港澳大湾区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眼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有效提升城市群品质。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见第十三条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档案。”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基于以上法律和条例规定,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5月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广东省内调查于2012年1月正式启动。东莞市所在的珠三角地理单元被选为首批开展的区域,并完成了相关调查。 本项目拟出版和发行《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将对广东省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公众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的认知与关注,提高全社会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珍稀动物保护等领域的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创见和创新: 首先,本项目首次把广东省全省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特色及其栖息地分布等信息整理成书,并且每个地级市单独成册。既能反映每个地级市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也能全面了解全省的动物资源情况。其次,本项目中的动物图鉴均为本项目组成员在东莞市实地调查时拍摄到的原始图片,并且每个物种的图片都是在此物种的典型生境中拍摄,代表了此物种在东莞市典型的栖息环境。再次,相同物种在不同分布地的形态有差异,本专著的动物图鉴部分在动物分类学上具有科学研究和参考价值。 
3.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及促进公众参与 濒危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多样,孕育保存了极其丰富且分布广泛的野生动物资源。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带来的自然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及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等原因,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导致个别地区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类仍处于不断增加之中。野生动物保护着眼于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共同福利,本研究《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是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系列图书的其中一本,有利于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公众的参与不仅可能影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甚至可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来自于所获取的相关信息,本研究《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的宣传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林业系统执法和制定政策起到有利的作用 林业系统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要了解野生动物的濒危情况和分布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森林公安在执法时也要分辨动物是否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这对执法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准确鉴定出物种。而本研究出版的《广东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东莞篇》,就为东莞市林业局和森林公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资料,林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本书来鉴别动物和了解动物的栖息范围,以做出保护的政策。本书出版后也迅速给到东莞市林业局,林业局的人都通过本书对东莞市的野生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成为他们执法过程中的有利助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