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保护生物学研究成果登记公示

发布时间:2022-08-31
  成果名称:穿山甲保护生物学研究
  登记日期:2022.8.25
  完成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员:陈金平、吴诗宝、华彦、李林妙、刘苹、张富华、马荆鄂
  研究起止时间:2001.1.1-2020.5.14
  主要应用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评价单位:广东省动物学会
  评价日期:2022-07-08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东省科技厅。
  穿山甲是地球上唯一被鳞片覆盖的哺乳动物,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食,被称为“森林卫士”,同时穿山甲挖掘增加土壤异质性,是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关键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目前穿山甲种群密度过低,灭绝风险远超熊猫,因此,穿山甲是全球需要保护的旗舰物种。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穿山甲的科学研究远远不够,对穿山甲的很多特性还缺乏了解,例如:穿山甲营洞穴生活、狭食性动物(偏爱蚁类)、对环境极度敏感,易产生应激反应、经常患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很难治愈、穿山甲为哺乳动物,经常作为贸易动物与其他动物频繁接触,其携带的人兽共患病原体极有可能跨种传播到人类,导致穿山甲保护成效不显著。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护濒危物种穿山甲,突破穿山甲保护瓶颈,本项目拟解决:(1)穿山甲对食蚁适应性机制,突破人工饲料的限制;(2)掌握穿山甲关键生物学知识,提高穿山甲救护成功率;(3)了解人工救护穿山甲携带的病原体谱,防止发生动物疫情以及威胁人类健康。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1. 穿山甲对食蚁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1)通过解剖学,系统研究了穿山甲消化系统胃的结构;通过转录组学、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蛋白组学等方法研究,筛选到大量与食性相关的基因、微生物和消化酶等,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发现几丁质酶在胃底部腺体区域表达量最高,阐明了穿山甲对食蚁的适应性机制。
  (2)开发了适合穿山甲人工饲料,显著提高穿山甲救护成功率。
  2. 穿山甲生物学研究
  (1)通过野外调查,开展中华穿山甲洞穴结构特征、功能、生境选择、环境因子的研究,系统的阐明了穿山甲营洞穴生活的适应性机制,为穿山甲的笼舍丰荣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通过研究人工救护的中华和马来穿山甲的繁殖习性,掌握了其交配行为和重要繁殖参数,不仅为提供有关交配季节、妊娠期、出生性别比、产仔数、繁殖年龄和断奶年龄的证据,而且为迁地保护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3)开发了马来穿山甲 SNP 和SSR 分子标记,实现了穿山甲的个体识别 理清了穿山甲亲缘关系谱系,为建立穿山甲谱系和扩大人工繁育种群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3.穿山甲携带病原谱研究
  (1)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病毒分离技术,首次发现马来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人兽共患病毒。
  (2)系统分析了救护死亡的马来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并非新冠病毒,证明马来穿山甲并不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
  ④创见与创新
  (1)首次从转录组、基因组、微生物、蛋白组等多维度解析穿山甲对食蚁的适应性,揭示了穿山甲对食蚁特化适应的分子机制,开发了适合穿山甲的人工饲料,突破了穿山甲救护成功的第一道瓶颈,为穿山甲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通过对穿山甲洞穴结构、功能、生境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穿山甲洞栖适应性机制,为穿山甲笼舍丰荣提供重要参考;掌握了穿山甲繁殖习性和重要繁殖参数等关键生态学数据,开发了穿山甲个体识别技术,突破了穿山甲繁殖瓶颈,为穿山甲种群恢复做出重要贡献。
  (3) 首次报道马来穿山甲携带冠状病毒、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人兽共患病。证实马来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不仅保护了穿山甲种群,而且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1)项目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发表论文论著22篇,其中SCI论文17篇,被Nature、Cell等顶级刊物杂志总他引362次,其中项目成果(Viruses, 2019, 11, 979)他引高达147次,被ESI评为高被引热点论文,并被Nature进行评论和肯定;另一项研究成果作为PLoS Pathogens 封面论文发表,他引高达159次,被ESI评为高被引论文。
  (2)本项目深入解析了“穿山甲对洞栖和食蚁适应性机制、生物学背景、疫源疫病防控”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突破了穿山甲救护过程中人工饲料和繁育瓶颈,显著提高了穿山甲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效率。
  (3)专利保护:通过对穿山甲营养饲料的开发研制,为提高穿山甲救护率做出重要贡献,申请专利2件;通过对穿山甲亲子关系鉴定,建立了救护穿山甲群体的亲缘关系谱,为突破穿山甲繁育瓶颈做出重要贡献,授权专利1件。
  (4)人才培养:本项目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
  ⑥历年获奖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