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穿山甲消化系统对食蚁性适应的分子机制成果登记公示信息

发布时间:2021-02-03
  成果名称:马来穿山甲消化系统对食蚁性适应的分子机制
  登记日期:2021-01-29
  完成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马荆鄂,陈金平,张秀娟,江海英,李林妙,李娟
  研究起止日期:2017-10-01至2019-09-30
  主要应用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社会经济目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
  评价单位:广东省科学院
  评价日期:2019-12-18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纵向协同项目“马来穿山甲消化系统对食蚁性适应的分子机制”。穿山甲是一种独特的胎盘哺乳动物,世界上现存8个种。由于它只吃蚂蚁和白蚁,是研究动物食性最佳的动物模型之一。目前,非法狩猎和栖息地破坏导致野生穿山甲种群数量直线降低,并使得它们濒临灭亡。由此,圈养繁殖成为保护这一物种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穿山甲的特殊食性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依赖性,以及我们对其生理特点和消化功能知识的缺乏,使得这一方法面临着很多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拟通过转录组、宏基因组测序等研究方法,来筛选食性相关的消化酶,能够为濒危动物的饲料配方提供丰富的信息。通过对食性相关消化酶进行功能验证,解析这些消化酶的功能特点,阐明穿山甲消化酶对食蚁适应的分子机理。通过对食蚁性分子机理的解析,为穿山甲饲料配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为穿山甲的保护提供良好的策略。 
  3. 主要论点与论据:本课题鉴定出了一部分马来穿山甲食性相关肠道微生物、食性相关的基因、并对食蚁性相关的 CHIA 基因的功能做出了验证,表明其在消化组织能够进行表达,其中胃部的表达量最高,实验结果表明马来穿山甲几丁质酶可能在其胃部酸腺中发挥消化功能。已经在 SCI 源期刊发表论文 4 篇,申请专利 1 项,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 3 人。 
  4. 创见与创新:本课题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消化基因在消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筛选穿山甲食蚁性相关的基因并验证关键基因的功能,来探讨穿山甲食蚁性的分子机理,能够直接揭示穿山甲食蚁性的分子遗传机制。对其食蚁性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能够为其人工饲养提供理论指导。 
  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筛选的消化酶基因表达规律能够穿山甲饲料配方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几丁质的添加提供直接证据,肠道微生物的挖掘直接为穿山甲的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的解释提供第一手资料,益于穿山甲保护和疾病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前研制的穿山甲饲料已在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推广应用,穿山甲生长状态良好。 
  6. 历年获奖情况: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