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超声通讯研究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4-07

  啮齿目动物(俗称鼠类)是现存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类群,不同种类间的通讯行为存在差异,一方面是各物种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形成种间隔离的重要对策。鼠类大多能发出可听声(8-20kHz)以及超声(>20kHz),用于与同种交流通讯,如母婴通讯、雌雄求偶、威慑警告、戏耍等。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展开,且主要作为医药研究的表征指示,对鼠类声音通讯的生态和适应意义的研究相对薄弱。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全生研究员团队长期开展鼠类声音通讯的模式、功能及机理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PNAS、Physiology & Behavior、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等国际专业期刊上。近日该团队检测比较了两种广东地区农田及毗邻灌丛中同域分布的卡氏小鼠(Mus caroli)和黄毛鼠(Rattus losea),在不同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场景下的声音通讯特征,发现了与实验大小鼠不同的超声通讯表现。例如与实验小鼠同为Mus属的卡氏小鼠,不仅相似情形下发声的声学特征与实验小鼠不同,且未发现有青少年鼠戏耍叫声以及成年雌性间的交流叫声。而与实验大鼠同为Rattus属的黄毛鼠,其发声场景与实验大鼠大多相似,但其声谱形态以及声学参数特征存在物种特异性。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鼠类发声的功能以及基于声学监测鼠类生态奠定了重要基础。

   

  卡氏小鼠(a)和黄毛鼠(b)叫声类型组成比例. P母婴分离时幼崽的叫声, C 求偶叫声, J 青少年玩耍叫声, S 社交探索叫声。

  Percentages of different USV contour shapes in Mus caroli (a) and Rattus losea (b). P pup-isolation calls, C courtship calls, J juvenile-play calls, S social-exploring calls.

  

  研究成果以“Vocal signals with different social or non?social contexts in two wild rodent species (Mus caroli and Rattus losea)”为题发表于Animal Cognition(动物学一区,IF2021=2.899)。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省动研所刘全生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71-023-01745-6

  

  动物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刘全生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