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都市捕蛇者

发布时间:2015-05-08

  张亮在演示如何用蛇夹制服一条蛇。

  张亮

  出生地:广州

  年龄:35岁

  研究方向:两栖爬行类生态学、蛇类分类学

  新浪微博:@-蛇语者-

  威水史:参与解决20多起蛇扰民事件。发表科普、中英文文章34篇,其中15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发表或参与发表新物种4个。

  在海珠区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里,张亮正在把玩一条眼镜蛇。蛇盘旋在地,头部警惕地立起,嘴里丝丝喷着气。张亮试探性地将手左右晃动,蛇头随手转向。趁其不备,张亮突然将手绕至蛇头后方,一下按住蛇头。“哈哈,抓住了”,张亮将蛇提起,放入袋中,对于张亮来说,这只是家常便饭。

  5人小组

  2014年初,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联合成立了5人“动物应急救助小组”,专门处理野生动物扰民的事件,张亮是小组核心人员之一。

  今年4月19日,越秀区一水果店出现眼镜王蛇,对峙近半个小时后,张亮与搭档将蛇擒获。小组成立至今已解决了20多宗“蛇扰民”事件:芳村荔丰花园银环蛇出没、三元里赤链蛇潜入仓库、黄华路滑鼠蛇捕食住户宠物鼠……

  “在国外和香港地区,这种专业的急救队伍早已存在,既可以保障市民安全,又能加强动物福利保护”,张亮说。这个5人小组中,2人来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接报工作,包括张亮在内的3人来自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主要负责现场处理工作。后来,一名女生由于进修读研离开了小组,张亮与同事覃海华就成了主力。

  “我很喜欢探索频道嘉宾主持唐纳德·舒尔茨的一句话,这不是特技表演,这是我的工作”,张亮说,很多不理解他们工作的人会叫他‘捉蛇佬’,“捉蛇佬是街上杀蛇的,我们是研究蛇的。”

  与蛇结缘

  从2011年到现在,张亮在新浪微博的账号@ -蛇语者- 已经有近两万名粉丝,每天都有爱好者发一些蛇的照片让张亮鉴定。

  “棕脊蛇,无毒,吃蚯蚓”。

  “中国水蛇,后沟牙,微毒”。

  大部分时候,张亮一眼就能看出蛇的种类,但偶尔也会有拿不准的时候。

  张亮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张亮就对蛇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家人带我去市场,别人看到蛇都怕,我看到笼子里的蛇,觉得好漂亮啊,为什么要困在笼子里。”他说,13岁时,他就徒手捉到了人生中第一条蛇。在公园的荷花池里,他将一条盘旋在荷花茎上的水蛇尾巴提了起来。幸运的是,蛇并没有咬他,张亮把玩了一会,就将蛇放了,“当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小朋友请勿模仿啊”。

  2000年,张亮刚学会上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与蛇有关的资料,“当时有个叫大自然社区的,类似BBS,里面内容不算丰富,但那是爱好者最初的聚集地。”在论坛里,张亮认识了很多同道中人。

  通宵守蛇

  2002年,张亮大学毕业,并没有马上进入科研领域。他尝试了多份工作,包括从事出版社、教育机构等。2004年,张亮到广州鳄鱼公园从事技术工作,管理鳄鱼、巨蜥、乌龟。2010年,张亮进入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经常与同事上山科考。

  刚开始,家人会担心张亮工作有危险,“但这就是我的工作,跟他们解释清楚了,也没什么了。”因为遇到毒蛇自己会更谨慎,在捕蛇的工作中,张亮从来没有被咬过。

  2014年8月,广州冰花酒店下水道出现蟒蛇,为了捉到这条蛇,张亮一共去了三次现场,还曾经通宵蹲守。

  “第一次,我们把一只鸡绑在下水道的洞口,准备引蛇出洞。谁知道当晚有辆车停在下水道口,保安没留意,第二天绳子已经断了,鸡被蛇吃掉了。第二次保安说看到蛇爬出,用拖把堵住洞口,我们赶到现场之后,蛇已经从拖把的缝隙中钻进洞里了。”

  第三次,张亮干脆在酒店门口蹲了一夜,然而,最终还是没有等到,“这条蛇,到现在都还没捉到。”

  2014年9月,黄华路出现滑鼠蛇捕食住户宠物鼠,张亮前后去了四次,花费近一个月时间,才将蛇捕获。

  过去,野生动物扰民的事件一般由警方或消防员到场处理。“很多时候就是乱棍打死。”张亮表示,中国的教育把蛇“妖魔化”了,“蛇其实很怕人,半数以上的蛇伤都是人去捉蛇被咬的。”

  爱蛇但不反对吃蛇

  虽然如此喜爱蛇,但张亮并不反感吃蛇,“饲养的蛇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为什么不可以吃?”

  张亮说,肉食动物产业化对保护野生动物是有好处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肉食需求,又可以减少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数量。

  张亮很看不惯所谓的“放生党”盲目放生。他曾在山上发现平原地带水栖型的赤链华游蛇,对民众造成了骚扰。他表示,放生需要经过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以及林业局鉴定,在人烟稀少以及本来有此蛇种存在的地方才可以放生。“我在网上经常和一些放生党辩论,他们会说我捉蛇很残忍怎样怎样,我对他们说,不要啃着鸡腿说残忍。”

  张亮的女儿今年2岁,在张亮的影响下,已经很喜欢看关于蛇的纪录片和科普类书籍。“有时我带女儿上山,在草丛里会看到蛇,女儿不怕。”张亮在女儿面前很少抓蛇,而是鼓励孩子在旁边观察蛇,“动物在野外是最迷人的,我要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

  这不是特技表演 ,这是我的工作。

  捕蛇装备

  初级装备:双手+蛇钩

  张亮说,遇到性情比较温顺的蛇,一般徒手就可以处理。遇到较大的蛇,则可以用蛇钩配合。

  蛇钩是可伸缩的,方便携带。“蛇钩的半月形部分可以托住蛇的颈部,有了支撑点,蛇的情绪会稳定很多。另外有很多树栖型的蛇,遇到蛇钩就会像在树上一样缠绕,这样也能方便控制它”。

  进阶装备:蛇夹+电工手套

  要是遇上攻击性强、性情凶猛的蛇,就要出动蛇夹了。蛇夹一般为50厘米至1.2米不等,单手可以控制。“不同于市场里捉蛇杀蛇的夹子,专业的蛇夹夹起来是不痛,不会伤害到蛇”。

  电工手套则可防止被咬。

  其他装备:季德胜蛇药片、牛仔长裤、登山鞋及膝水鞋

  市民若发现“蛇扰民”,可拨打110或广州野生动植物保护办电话(020)83767695请求该小组处理。

  采写:南都记者 饶丽冬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南方都市报》(2015-05-06 AⅡ12版)

分享到